疫苗相隔几天?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水平,让我来仔细地回答一下。 先放结论,接种两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剂次和程序不同,但效果一样。 为了分析两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效果是否一样,我们需要先了解疫苗接种后,人体产生抗体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 疫苗进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识别、杀死并消化分解成单体物质。之后,吞噬细胞会将这些单体物质转运至免疫器官,交给相应的免疫细胞。在这些单个抗原物质中,有一些能够刺激免疫细胞产生对应的抗体。 也就是说,当免疫细胞接收到特定的抗原信号时,就会开始复制、生成对抗原物质的抗体。这种具有抗感染能力的抗体可以通过血清检测出来。
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有三类,其中就包括灭活疫苗。而灭活新冠病毒疫苗的特点在于能够在体内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从而产生抗体。 这意味着在灭活疫苗的作用下,免疫系统可以“记住”新冠病毒的长相。一旦未来病毒侵入机体,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抗病毒的反应,释放抗体阻止病毒扩散,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来了,接种第一剂灭活疫苗后,能否产生足够的抗体?这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机体是否产生了足够数量的抗体,二是产生的抗体是否能够有效中和病毒。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因素,即机体是否产生了足够数量的抗体。根据既往其他疫苗的临床实验情况,我们大概可以知道,接种疫苗后7天,人体会产生比较高的抗体水平。2剂新冠灭活疫苗间隔21天后接种第二剂,受种者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1]换句话说,在接种了第二剂的7天后,人体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抗体保护了。
那第二个因素呢?也就是注射的疫苗能不能有效中和病毒。这一点目前还有待大量的实验数据来证明。不过根据已经公布的部分临床试验资料显示,尽管两针或三针接种后第8天,抗体水平略有下降,但是到了第五个月,部分志愿者的抗体水平已经有明显的回升。并且没有观察到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
当然,以上这些研究结果都只是基于目前的临床试验结果做出的推测。到底不同的接种剂次和程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还需要更大样本量的试验数据支持。 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越来越多的新冠疫苗进入人们的视线。而关于疫苗的种种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有很多诸如“打完疫苗能管几年”等问题的回答都同样有难度。这些问题都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和数据验证,需要我们保持冷静与理智的态度,用科学的精神看待疫苗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