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什么鸟是合法?
目前,我国允许私人养鸟的主要有观赏鸟类和戏虫类(捉奸)两类,分别属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有益”和“无害”范畴,而大部分猛禽都属于禁止猎捕的“有害”类。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23条规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一级保护动物、二级保护动物;因科学研究、种群数量较少等原因,需要捕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或者二级保护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国务院批准。
第24条规定,禁止出售、购入列入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条例所列的濒危动物及其制品。 对于普通人而言,可合法人工饲养的鸟类主要是指野外不易发现或不易捕捉的非珍贵、非濒危的野生鸟类,以及经过培育繁殖的鸟类。这些鸟类属于野生动物中的“无危险种”,即对人类不造成危害,也不会传播疾病的物种。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对人类没有直接威胁的野生动物,如果其数量较多,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样应该受到法律限制。比如在我国东部地区自然水域中,由于缺乏天敌,野生的日本蛤蜊大量繁殖,它们所分泌的粘液导致湖泊和池塘的水质变坏,影响了人类的正常活动。虽然这种生物本身并没有毒,但人们还是不能私自捕捞。
目前人工养殖的主要有:灰鹤、蓑羽鹤、蜂虎、毛脚燕、金腰燕、八哥、凤头、山斑鸠、斑头 tiên、白胸苦恶鸟、环颈雉、白枕鹤、白头鹤、鸳鸯、白鹇、黑水鸡、灰水鸡、红胸黑雁、红喉朱莺、紫啸鸫等。
上述鸟类除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他只要依法取得了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驯养繁殖许可证》,可以人工饲养。
我国对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实行许可证制度。一切驯养繁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县市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核实后,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领《驯养繁殖许可证》,只有依法取得了驯养繁殖许可证,才可以从事驯养繁殖活动,并可以凭许可证繁殖出售和收购。
因此,公民想驯养繁殖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一定要向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驯养繁殖许可证,否则即为违法,被查到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驯养繁殖许可证。以生产经营为主要目的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凭驯养繁殖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动物园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应当由同级建设行政部门进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