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愈后免疫吗?
通常而言,感染冠状病毒或类似于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后,有限的免疫力将持续数年。然而,由于病毒发生变异或者在压力、紧张等应激状态下,体内环境发生改变,仍有可能发病。
冠状病毒分为alpha、beta、gama和delta四个属,可以感染人和动物。冠状病毒表面有spike蛋白,可以与宿主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进入其内,完成病毒复制。不同的冠状病毒,其spike蛋白与不同的受体结合,实现感染。
冠状病毒感染后,会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抗体,包括IgM和IgG。IgM是亲和力较低的抗体,病毒清除后滴度会下降并最终消失;IgG是亲和力较高的抗体,在体内可持续存在并且滴度可逐渐升高。如果再次感染相同的冠状病毒,IgM和IgG的滴度将迅速升高,导致人体病毒未能大量复制前,将病毒清除,所以一般感染冠状病毒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但是由于冠状病毒有多个分支,且某些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变异后的病毒,其表面抗原发生改变,产生的抗体则与变异后的病毒不兼容,仍可能再次感染。而且人体内环境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心理状态、工作状态和身体状况等,如果存在过度紧张、焦虑、劳累或者患有消耗性疾病时,免疫功能紊乱或下降,也可能引起冠状病毒的二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