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曼会长寄生虫吗?
谢邀 赫曼是会感染寄生虫的,不过概率非常小(千分之一以下)而且感染后也不一定会发病,但是一旦感染虫体可以在体内存活下来并在食物链中不断增殖和扩散。 导致赫曼感染寄生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由于幼兔出生后直接接触母兔生殖道而感染的寄生虫病; 第二、由于成兔在外出活动过程中,因踩踏或接触被寄生虫污染的地面以及舔食异物而间接染上的寄生虫病; 第三、通过使用被感染的用具如被污染的水壶、饲料盆等间接传染; 第四、通过注射被感染的疫苗而使动物感染上寄生虫。 目前,已经发现有寄生在啮齿目动物消化道内的寄生虫达数百种之多[1],其中对宠物危害较大的有蛔目的异尖线虫科(简称异尖虫)、绦目的绦虫科(简称绦虫)及蛔目的蛔目科(简称蛔目),这些寄生虫均有嗜消化道细胞的特点,故可在消化道内发育成长并引起各种病症。 (一)异尖虫 异尖虫又称为海兽胃线虫,属寄生虫中的线虫纲异尖线虫科,广泛存在于海洋鱼类、海洋哺乳类等海洋生物的消化道里,也可以通过海水直接感染养殖的赫曼及其他哺乳类动物。
异尖虫的主要特征为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两端渐细,中间最宽,全身覆盖有角质鞘,分为端部节、中部节和末端节3个主要部位。当异尖虫进入消化道后被消化液溶解,其体表结构被破坏,但幼虫依然可以游动并找到合适的部位吸盘吸附,此时若虫体受到刺激,其体表的肌肉可收缩并将口器深入消化道壁吸取营养。 异尖虫的幼虫在外界环境中有较强的耐受性,除高温和紫外线外,其它外界因素均不能对其生长造成明显的抑制作用,即使是对抗寄生虫药也往往只能将其杀灭而不能将其完全杀死,待药物浓度降低或消除后,病原菌又能重新繁殖。所以,无论是口服药物或是注射用药都必须严格按药品说明书的剂量服用,以免产生毒副作用。
(二)绦虫 绦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绦目绦虫科,呈带状,由许多体节连接而成,前端较细,后端扩大,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当绦虫的幼虫期侵入动物机体后将迅速爬行到消化道内,此时若虫体接触到消化道粘膜则可能将表面粘液中的病原体传递给宿主。 由于绦虫具有假茎状结构,因此易于在消化道内打结、卷曲,同时,由于虫体可以伸缩,故能顺利地绕开肠道内挡道的食物和消化液,继续以肠壁组织为食,从而诱发消化道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肠道阻塞甚至坏死。 防治绦虫病的主要措施是防止老鼠、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带进寄生虫,另外,彻底煮熟食物也可以达到消灭其中的寄生虫卵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