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翻鳃传染吗?
我们要明确一点,鱼类是没有鼻窦的(狗猫之类的动物才有),所以鱼没有嗅觉,它的鼻子只是起到感觉外界的作用(比如水温、溶氧量等)。而人类的鼻涕和鱼类的粘液只是机体在对外界刺激做出的防卫性反应,是保护身体的粘液,并不是因为得了什么疾病。当身体受到细菌或者病毒侵害时,体内会产生抗体来对抗这些入侵者,此时身体会大量分泌粘液,目的是包围住感染的细胞,并杀灭病原体,这就导致了身上“脏”了。此时如果身体没有其他异常,那么这种“脏”是有自限性的,只要保证良好的水质,避免细菌感染,是可以自行恢复的。
对于鱼类来说,身体上的粘液与皮肤紧密相连,无法像人类一样通过打喷嚏、擤鼻涕的方式来清理。那么,当体表粘液过多时,只能通过循环系统把多余的粘液运输到身体其他部位,再通过新陈代谢的方式排到体外。这个过程是很缓慢的,因此我们看到鱼的体壁上会有条状的粘液附着,这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那是不是有这种情况出现就证明鱼儿生病了或是水质变差了呢?不一定!很多情况都是正常的生理性反应,比如在喂食后、换水前后、气温骤降等原因都会导致鱼体分泌出大量的粘液,这时仔细观察,发现鱼儿状态良好,活泼灵敏,就可以放心了。而如果连续数天观察到这种现象,并且有增多的趋势,可以适当增加洗缸次数,保持水质稳定。
正常情况下的少量粘液附生物体的体表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并不是鱼得了病或者水质变差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