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的脓如何处理?

姬丹姬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耳道炎(Otitis media)是耳道的炎症,又称为“分泌性中耳炎”(serous otitis media)或“浆液性中耳炎”(lymphatic otitis)。 由于初期的鼓室积液可为浆液性,故有此称;也有称该病为分泌性中耳炎者。 临床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儿童与青少年居多。临床表现主要是听力下降、耳鸣等,检查时可见鼻腔黏膜充血肿胀,耳周皮肤常呈暗红色,耳廓局部发亮且皮温增高,触诊时有压痛,咽部常有疼痛不适,并可有恶心与呕吐等症状。

1.非特异性感染

(1)急性单纯性耳道炎 多在发热后出现,患耳灼热、刺痛、听力减退及耳鸣。检查见耳屏前方皮肤潮红、肿胀、突起如锥形,并有散在凹陷的斑点(指压痕)和鳞屑状痂块;外耳道充满灰白色软膏样分泌物,可流入鼓室,引起耳内胀满感及眩晕;张口时耳周围出现隐痛,咀嚼时疼痛加剧。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2)急性化脓性耳道炎 由细菌感染所致,除上述急性单纯性耳道炎的症状之外,尚可有全身乏力、头痛、食欲欠佳等表现。耳道内溢脓较多,其味臭,有时头位改变可使脓液排出。若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炎之后,则病灶部位的鼻腔或咽部仍可能会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2.特异性感染 (1)慢性乳突炎 本病由急性乳突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所致。患者多有较长时间的病史,早期可有轻度局部症状,如耳痛、耳鸣、耳聋、眩晕等,病情进展可出现听力明显下降,以至全聋。耳道内分泌物多呈干酪块状。 (2)霉菌性耳道炎 由真菌感染所致。多表现为双侧耳道弥漫性发炎,分泌物较多,但较稀薄,呈泡沫状或有异味。患处皮肤可有皲裂或溃疡,用药后症状不能完全缓解。病程较长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濮阳瑶丽濮阳瑶丽优质答主

化脓性中耳炎又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一般由感冒鼻塞继发感染引起,也可由突进污水(游泳时)进入耳内引发,常表现为发热、耳朵疼痛、耳内流脓,严重的会引起鼓膜穿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于急性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患者自身抵抗力差,迁延所致,也可由外界异物(如豆类)进入耳内处理不当,或中耳结构异常引发,此类中耳炎病程长,耳内长期或间断流脓,且常有臭味,听力逐渐下降。

中耳炎(尤其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往往因为耳内长期流脓导致局部有异味,甚至臭味。因此,耳内有异味、臭味往往提示中耳有炎症性病变,及时到医院诊治,查明原因,积极治疗,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疗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