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可以一次打完吗?
不可以哦,目前国家推荐的是免疫程序是两针,相邻接种时间28天 如果是需要打加强针的疫苗,那么应该是原接种针数基础上增加一针,比如原来接种的是二针法,那打完第二针满10个月之后就应该打了第三针了。
但如果是需要打三针的四针法疫苗(比如乙肝),则是要遵循“0、1、6”的接种时间间隔,第一针与第二针之间间隔1个月,第二针与第三针之间间隔5个月。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接种呢?这是因为大多数疫苗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来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而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同时人体内存在有记忆B淋巴细胞和记忆T淋巴细胞,他们是长期潜伏在体内的,随时等待病毒的入侵。 通常情况下,如果病原体首次侵入人体时,没有来得及制造足够的抗体,那么短时间内第二次注射该疫苗时,体内已有的抗体可以增强许多倍,并且迅速起效;而如果第一次注射后,机体已经产生了足以杀灭病原体的抗体,那么后续再注射同一种疫苗,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不过,既然前面已经提到了,大部分疫苗都是通过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发挥作用。就有小伙伴问了,这个由骨髓制造的抗体,是不是打了疫苗之后马上就产生效果了呢?
其实也不是这样的哟,一般来说,疫苗接种后,抗体要在接种后3周左右达到高峰,也就是说,在接种第2针或者第3针后的第4周,才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而且,疫苗的保护作用能够维持多久,目前还存在着争议,毕竟病毒是个善于变异的对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要求,疫苗和其他药品一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之前,都需要经过基于人群的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的顺利完成是建立在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础上的。以某13价肺炎球菌性多糖结合疫苗为例,其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接种2剂基础免疫和1剂加强免疫的抗体应答非劣效于4剂基础免疫的抗体应答。因此,该疫苗在中国批准的免疫程序为2、4、6月龄进行基础免疫,12~15月龄进行加强免疫,这也是该疫苗在被批准上市时所基于的免疫程序,必须按免疫程序接种。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将“缩短短期免疫程序”应用到实际的预防接种服务中。而且现有证据显示缩短短期免疫程序会降低免疫预防疾病的效益,主要表现在:
(1)缩短免疫程序间隔时间或减少接种次数,可能影响相应疫苗的保护效果。
(2)目前虽然相关研究显示,缩短短期免疫程序首剂提前对疫苗的安全性无影响,但尚无足够的证据评估缩短短期免疫程序后,不同疫苗之间相互干扰的情况,可能增加异常反应发生的概率。尤其是易感人群提前接种,可能与潜在的感染发生时间重叠,导致疫苗不良事件偶合发生率增高。
(3)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也并不推荐缩短短期免疫程序,大多数国家也没有开展关于缩短短期免疫程序的临床研究。
综上所述,所有疫苗都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疫苗的免疫程序进行,不得随意缩短和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