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寄生虫怎么防?
养猫咪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让新手铲屎官最为头疼的莫过于寄生虫问题。 猫咪作为纯肉食动物,其体内的寄生虫种类远比狗狗复杂。而且由于生理结构的区别,很多抗寄生虫药对猫咪的作用也不太理想。 所以,预防寄生虫的工作必须做到位! 先来说说弓形虫,又称蛔目寄生虫,是体内寄生虫中最大的一类。它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导致流产、死胎或出生缺陷,也可能通过消化道传播,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和腹泻。
弓形虫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肉眼看不到,需要用显微镜观察。一旦感染,终身带虫。不过,在正常饲养管理下,弓形虫一般不会发作。 要防止弓形虫,就要控制好饮食。生肉、鱼、虾等一定要煮熟透再吃;水果蔬菜洗干净再用清水浸泡十分钟再冲洗食用,就能去除大部分寄生虫;使用驱虫剂也可以有效预防。
需要注意的是,弓形虫有抗体,一次免疫,可维持10左右的时间,因此要及时进行补强注射。孕妇应避免接触弓形虫,以免造成胎儿感染。 目前,防治弓形虫最有效,安全的办法还是按时接种弓形虫疫苗。
除了弓形虫外,猫咪还可能会感染的体内寄生虫包括线虫(蛔目)、绦虫、吸虫等。这些寄生虫都会诱发较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如呕吐、腹泻、消化不良以及异食癖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使猫咪体质下降,抗病能力减弱,还会影响发育成长。
要想有效应对这些寄生虫,就需要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并定期驱虫。 首先,不要让猫咪随意乱吃,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在于控制饮食,不让其接触寄生虫的中间宿主。
其次,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也很重要。因为寄生虫的幼虫期需要钻到寄生部位继续发育成较大的成虫,所以,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至关重要。还要定期给猫咪洗澡,保证皮肤表面的寄生虫尽快洗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定时做驱虫工作。一般建议每月做一次体内驱虫,每季度做一次体外驱虫。对于年龄较小(3月龄以下)的幼猫,由于肠道内的虫子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更应该加强驱虫次数,每隔半个月进行一次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