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肠胃寄生虫?
如何诊断肠道寄生虫病,首先要了解肠道寄生虫病的常见症状以及鉴别诊断。 (一)蛔目 1.急性胃肠炎型 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2.异位损害型 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主要有胃肠道外症状和体征,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也可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3.幼虫移行型 临床表现较轻,主要为幼虫在人体内部迁移过程中所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也可出现食欲旺盛、腹泻与便秘交替及失眠等症状;
4.慢性消耗型 由于虫体在体内移行并吸取营养物质,加之幼虫期可因消化不良而出现营养障碍,故本型常有较严重的慢性消化功能紊乱,表现食欲差、食后饱胀、嗳气、消化不良、营养不良及消瘦等;患者一般无特异性体征,有时可在咽部查到蛔目幼虫;
5.并发症型 当虫体在胃肠道内发育成成虫时,若并发细菌感染,则可引起胃肠道炎症反应,出现消化道症状,亦可表现为中毒症状;当虫体钻入胆道或消化道壁的皱褶内时,可导致梗阻现象,产生相应的症状。 (二)绦目 以消化管阻塞为主要表现.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1.急性型 主要表现为胃肠道阻塞症状,常因进食不全消化的食物(如鱼肉)而引起恶心呕吐,吐出物中含未消化食物残渣;严重时可见腹泻、粪便中含有黏液、脓血,患者常感全身乏力、头晕、头痛。
2.慢性型 多呈隐匿发作,病人可有消瘦、贫血、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部分病人粪便中可检到少量蛋白质、糖类及脂类,有少量脂肪小球存在,但无虫子或虫体被消化液分解为碎片。
(三)吸虫目 根据其生活史,又分为淡水吸虫和海洋吸虫2个亚目。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较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多数有恶心、呕吐,少数有腹泻,大便中可有寄生虫卵。
(四)微孢子目 微孢子虫病是近期发现的肠道寄生虫新病种,可致病蛔目蛔科寄生虫感染。目前发现的主要为异尖线虫的幼虫,称为异尖孢子病,又称海兽胃线虫感染性腹泻。主要传播途径是食用含有此寄生虫的鱼、虾、螺等海产品,也可通过喂服染菌饲料而发生感染。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病程一般为7~10天,发热、腹泻,大便呈水样或糊状,每日数次至数十次,重者高热惊厥,全身衰竭,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