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一般什么时候冬眠?
这个要分情况,如果气候适宜,气温在10℃以上时,很多龟就会开始活动;如果有合适的“入蛰”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有些龟甚至会提前一个月开始进食,为冬眠做准备。 然而,如果在10—20℃之间,有些龟也会进入冬眠状态。不过此时它们并没有真正休眠,而是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减少活动量和代谢水平。如果温度再次上升,这些龟则会立刻恢复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龟的视力不佳,但它们的嗅觉却非常灵敏。一旦感受到外部环境的改变,例如气候转冷或食物来源出现危机,它们会立刻感知到危险并进入防御状态——此时的龟,即便不冬眠也会尽量储备营养物质,为接下来的漫长冬季准备“体力”和“弹药”。 如果气温骤降,低于5℃以下,大多数的龟都会停止进食,直至死亡。当然也有一些体质好的乌龟能耐高温也能耐低温,像野生草龟就能在零度下存活好几天,半水龟王锦龟也能在零下6℃的环境下不吃不喝长达3个月之久。 但人工饲养下的宠物龟就没有这么强的抗寒能力了。当气温降到0℃左右时,多数龟会钻到沙子里或者找个温暖的地方躲避起来,避免被寒流侵袭。如果气温继续下降,大部分龟都会“昏睡”过去,只有眼睫毛等细小的肌肉在颤动,整个躯体似乎进入了“假死”状态。此时若用手触碰它们的头颈部,反应极为迟钝甚至全无反应。 当外界温度降至-10℃以下时,龟的脂肪体内会产生丙二醇,其具有防寒防冻的作用。同时,体内的血液也变成白色胶状体,流动速度减慢,身体基本不再新陈代谢,能量消耗降到最低程度,只保留体温维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