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量的量是什么意思?
“食量(shíliàng)”指吃饭的分量,即一个人一天吃得食物的数量和质量。 常见计量单位有:
1.两(liang): 中国古代货币单位,一千个钱称作一“两”。 现代的“两”在江苏省、浙江省、河南省部分县市和江西省南昌地区沿用。如:这一桌子菜连盘子带菜才十两。
2.斤(Jīn):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百枚铜钱重一两。 现在一般只用于计量货物或食品的重量。如:一斤米;三斤苹果。
3.克(kè): 计量蔬菜、水果等含水分较多的物品的重量时,用“千克”而不用“克”。如:一车西瓜二千千克,相当于十五吨。
4.吨(tónɡ): 计量大块头物体(固体、液体)的重量单位,1吨等于1000千克。 如:这桶油重5吨;这条船能载重500吨。
5.顿(dùn): 表示一段时间的计量单位。相当于英语的“day”。多用于记述每日平均耗用的粮食、水、电等物资的数量。 如:每天两顿饭吃掉了五十公斤大米。
6.包(bāo):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一般指一定量的商品(多指生活用品)一次购买的总量。 如:一包肥皂;一包水泥。
7.袋(dai): 比较准确的意思是指一定量的商品(多指食品)每袋的重量或数量。 如:一袋糖果;一袋面粉。 8.盎司(ang si): 英美制质量单位,1盎司约等于31克。常用来计量香烟、茶叶、咖啡等细长的货物或易碎品的重量。 如:一条香烟六盎司;一杯红茶加奶糖三盎司。 9.厘(lǐ): 旧中国曾用过的单位,1000厘等于1公斤。现在只作计量单位的副词使用。如:他挑着一副两百斤的担架上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