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长白斑怎么治疗?
白点病,又称小孢子虫病,是由海水中的异尖线虫(海兽胃线虫)的幼虫寄生引起的。 这种寄生虫在深海中发育为成虫后,以取食细菌为生;当它进入淡水,因为淡水的钙离子浓度低,不适应的成虫就会死亡或不能繁殖,但它的幼虫能够适应。 这些幼虫随着水流进入鱼缸,找到鱼就钻进去,并在内部发育成较大的幼虫,此时,由于幼虫把鱼的皮肤蛀洞弄破,鱼就会产生痒的感觉,于是它就用嘴去啃,而嘴是啃不掉的,于是就产生乱啃乱啄的行为,直至把鱼身体全部啃光,最后只剩下一具空壳。
症状:初期,鱼体背部、腹部、两侧有白色斑点出现,犹如地图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全身布满白色斑点,严重时全身覆满一层白色的霉样分泌物并呈粘液状,皮肤粗糙,鱼体发黑,食欲减退甚至丧失,终致死亡。此病病程较长,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全缸鱼感染。
预防:注意水质的保持,及时换水,并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分钟左右,可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在新鱼入缸前,先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体15~20分钟再入缸也可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如果您的爱鱼已经感染了白点病,也不要着急,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治疗: (1)提高水温至30℃左右。
(2)用医用棉签沾着高锰酸钾溶液刺激患处,每天2次,每次几分钟,连续4~5天即可见效。
(3)将百万分之一浓度的硝酸亚汞溶液浸洗鱼体15分钟左右,然后再用纯净水冲洗一遍,每天一次,连用三至五天。如果您的爱鱼病情较重或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更换新的水族箱,以便对原水族箱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以避免病菌残留而导致疾病的再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