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如何养殖的方法?
蝎子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的统称,属冷血动物。全世界有1000多种,我国约有70余种,其中10多种属于野生动物,大部分为昆虫的附生物。 近年来,我国引进了印度、伊朗和阿拉伯国家的部分优良品种进行饲养,并获得了成功。这些外来品种的蝎子体型较大,产量高,营养成分也比较丰富。常见的有波斯蝎(B. persicus)、阿拉伯蝎(B. arabiensis)及非洲蝎(B. africanus)等。
一、生活习性 1.栖息环境 蝎子喜阴暗、潮湿、凉的环境,怕光、惧高温、不耐寒。白天一般伏于缝隙或草从中,夜出觅食,亦在黄昏和黎明前后活动。 适应性强,对不良环境具有极强的忍受力。如在野外其可耐-35℃的低温和55℃的高温;当温度升高至42℃以上时,即使是在白天,它也会进入休眠状态;当温度下降至5℃左右时,它则停止摄食,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它的代谢率并未降低多少。
二、食性 以捕食小型脊椎动物为主。如昆虫及其幼虫、蚯蚓、蜗牛、鱼类、蛙类等。 具有啃咬硬物、穿刺硬物及钻破硬物的能力。口器发达,下颚须长度大于头长的6倍,上颚须长度大于头长的4倍,触角丝状,有13~15节。
三、繁殖方式 雌雄异型,且生殖孔呈对称排列。在交尾期前,雄蝎会寻找雌蝎与其“对接”,此时若将两只蝎子的背部相对合拢,则可观察到它们的生殖孔完全对齐。 卵胎生,雌蝎每产100粒卵,需要经过5d的孵化后才会有幼虫产出,每天约产出20只左右的幼蝎,5周即可成长成成蝎。
四、营养保健价值 1.药用价值 《本经》中就有记载“主五脏邪气,心腹胀满,肠鸣漉漉。”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全蝎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可延长小鼠寿命,增强心肌收缩能力;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栓形成,保护心血管免受损害。还有抗癫痫、抗肿瘤、抗病毒、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 对神经系统则有镇静、镇痛、解痉、降压作用。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炎症反应程度,减少神经元死亡数量,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2.食用价值 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提升,对天然药用动物的肉类食品需求也日益增长。蝎肉的食用方法多样,既可爆炒也可蒸煮,还可加工成酱干、罐头、饮料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