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鸟可以人工养殖吗?
拖鸟,学名黑尾鸥(Larus cristatus),是鸥科鸥属的一种海鸥 ,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黑尾鸥与北极燕鸥、银鸥、黄嘴河鸥和海洋鸥属的鸟类一样属于迁徙性鸟类,它们在寒冷的北方繁殖后代,而到了温暖的南方则过冬。
雌雄异形,雄鸟头、颈、胸上部和翼上覆羽均为黑色;雌鸟这些部位为暗灰色或灰褐色。两翅和尾均呈白色,翅上有较大的白斑,在飞翔时极为醒目。 黑尾鸥喜欢群居生活,在繁殖季节,常成对活动,其它季节多集群,善于在空中飞旋并发出叫声。 以鱼类和海洋昆虫为食。
喜欢在海面浮游,也喜欢在沿岸和内陆水域游泳和潜水,能钻到水底捕猎。 在北方栖息地,每年3月末4月初,黑尾鸥开始向北迁徒,5月中下旬至6月初到达黑龙江和辽河东段,并在这些河流入海口附近的海岸上营巢产卵。在南方越冬地,10月中旬开始南迁,在广西沿海地区的岛屿上有少量成对越冬的鸟类。
目前关于黑尾鸥的研究较少。日本学者森健于1983年发表的《中国东北部之旅鸟》一书及杨光彦等1979年发表的文章中称,黑尾鸥在东北的繁殖地大致有20处以上,其中黑龙江省有漠河县北极村洛古河附近的小河畔、同江县兴凯湖、鸡西市鸡冠山等地;辽宁省有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和鞍山汤河水库等地;河北省则有怀来县官厅水库和涿鹿县矾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