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内肿吃啥药?
权竟最佳答案
如果耳朵里肿胀疼痛比较严重,可以口服消炎药物对症治疗。 常用消炎药物有头孢类、阿莫西林等,用药前需做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药物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等症状,此时应该立即停药,必要时进行抗过敏药物治疗。 同时应注意保持耳部干燥清洁,避免进水,以防感染加重。不要用力挠抓患处。 如果是非感染导致的耳朵里肿胀,如耳鸣、听力下降、耳内杂音等,则需要查找病因,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无论是服用药物还是进行治疗,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果服药后症状没有改善甚至持续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以免复发或加重病情:
1.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戒烟戒酒等不良嗜好,积极锻炼,增强体质;
3.定期清洗外耳道,保持耳道清洁干爽;
4.避免乱掏耳朵,防止损伤耳道皮肤、影响听力;
5.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中耳炎是细菌或病毒侵犯中耳腔黏膜引发的炎性活动,它的早期为急性的炎症表现,出现颈部淋巴结有压痛和肿大、发热的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会引发膜炎、败血症等。中耳炎患者往往发病急,且非常疼痛。耳朵流黄色的脓液,呈间歇性,患者常因为发生耳道痉挛而感觉面部麻痹,并有发烧的情况。
治疗中耳炎要采取抗生素,以静脉输注为主,选择较好的抗生素和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口服药物可用磺胺类、螺旋霉素等。
治疗中耳炎的常用方剂是清耳汤加减:黄芩10克,龙胆草6克,生地12克,赤芍10克,薄荷6克,连翘12克,桔梗6克,木通10克,防风10克,蝉衣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1日1剂。适用于治疗急、慢性中耳炎,耳内脓水不断,耳道灼热疼痛等证。
外治可选用中药滴耳,通常用银杏子15克,蛇床子15克,黄连15克,冰片5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加烧酒适量,浸泡2~3天后滴耳。此方能消肿止痛、祛湿解毒。适用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