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熬得过2015年吗?

栾宝军栾宝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5年,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第一年。所谓新常态就是中高速增长,7%左右吧。这是由人口总量、结构以及需求特点决定的。 当然这种中高增速,相对于欧美日是相当低的。因此会有很多人不适。

但我们要注意一个数据,就是GDP平减指数,也就是GDP价格水平。2014年底,这个数值是98.4,也就是说按照这个价格水平,2013年的GDP实际上比2012年下降了百分之九点多。而这百分之九多,是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投入造成的。如果刨除这俩因素,实际GDP可能还上升了。所以所谓的增速下滑,实际是价格水平下降导致的,实质上GDP可能是增长的。

当然这种价格水平的下跌不是没道理的。因为我国长期的高经济增长是靠投资(主要是政府和企业投资)拉动的。而投资中又主要是基建投资,铁路、公路、房市、钢铁等等。这些投资带来了产量和需求的上升,但是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大部分行业都是供大于求,因此价格水平一直是低位运行。

当然产能过盛不仅限于国内,国际上也是。比如铁矿石,国际价格是连续下台阶的。因此2015年,我们很可能看到这样一幕,那就是GDP依然处于缓慢爬坡状态,但是物价水平可能继续走低,人们的生活成本继续下降,尤其是房价可能还会下降。虽然这种情况对于穷人来说是比较友好的,但是对于富人而言可就不那么友好了。

凤枫馨凤枫馨优质答主

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时一些西方舆论称,中国将很快取代美国成为“新老大”。然而2015年全球金融市场乱作一团,美国经济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好,而中国的增长下行压力增加,股市动荡……一些外国专家纷纷发出预测,有的认为中国可能会“硬着陆”,有的认为2015年中国经济会跌落到7%以下。这种唱空中国、唱空亚洲等的论调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就出现了,结果应验吗?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魏尚进最近就表示,2015年的中国与二十多年前的日本和韩国存在巨大区别,目前中国的增长放缓不可与日韩两国经历的情况相提并论,也不可与中国之前的“过热-调控-紧缩-放松”的周期相提并论。“亚洲四小龙”在上世纪90年代增速放缓是因为在经济增长达到某个水平后,出现“中等收入陷阱”而减速。但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并非达到这种水平所致,而是因为政府主动进行经济改革,将重点从增长数量转向增长质量。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仍然很大,因为还处于赶超阶段。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岸田宏此前对媒体表示,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是日本“失去的20年”开始的原因。“当时是因为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出现问题而导致经济衰退,这与中国今天的情况不同”。他认为,中国当前经济存在下行压力,是中国政府主动调整经济结构造成的,因此不必担忧。此外,中国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经济发展空间很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