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有什么猫?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悠久的历史中,各民族交往频繁,文化相互交融。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了灿烂的诗文书画,还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可爱的家养动物。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猫咪”。 那么,到底什么是“猫咪”呢?很多人应该不知道,其实我们对“猫”这个称呼是有“史”可查的。
最早把猫称之为“猫”的文字记录见于宋代;而“猫咪”一词,则是出现在明代。如果我们按照时间推算的话,“猫咪”应该是从明朝中期出现并广泛使用的。 据史料记载,我们在明代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本土”猫——狸花猫了!而且,这种毛色美丽的喵星人很快就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了官府文人画里的常见形象: 除了咱们的“国猫”——狸花猫外,在明清时期,还有外国人带来的异国品种的猫,如暹罗猫、埃及猫、安哥拉猫等。这些外来品种引入我国后,和我国的传统猫杂交,产生了我们今天常见的“混血”猫咪们: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现在的家庭里养的宠物猫已经不再是纯种的本土猫咪,而是各种外国品种猫的“杂交”后代。比如我们最常见的家猫——狸花猫,其实是阿比猫(非洲山猫与波斯猫)和山西豹猫的混血;而英国短毛猫则可能是波斯猫和缅因浣熊的产物…… 可以说,在我国漫长而悠久的养猫历史中,我们先后有“土猫”、“洋猫”,而如今的“杂交”猫正是这两种因素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