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得了弓形虫怎么治?

蓬沛佳蓬沛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什么是弓状虫病 弓状虫病又称为弓虫病,是寄生虫中的寄生虫,属于原生动物中鞭毛虫纲异尖科,与绦虫类寄生虫类似。 根据感染的虫体形态可分为两大类型:内寄生虫型(幼虫阶段在消化道黏膜下发育成囊状结构)和外寄生虫型(幼虫从体表钻入皮肤后发育为囊状结构);根据感染途径的不同,还可分为消化道型(犬采食了含有寄生虫卵的食物被感染)和接触性型(犬直接接触已感染的猫或病料而感染)。 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是消化道型的蛔目异尖科。异尖科可分为异尖属、海兽胃线属、蛔目属等6个属。其中,异尖属是目前公认的与人类及宠物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1属。 二、弓状虫的传播途径 异尖科寄生虫的适宜温度是25℃左右,在此条件下,它的生长繁殖速度很快。当虫体达到一定数量且具有感染能力时,便可通过消化道进入胃肠道并引发症状。此时,如果进食肉类食物,则可使其中的寄生虫通过消化道的黏液屏障而得以扩散,继而通过胃肠道壁的皱褶进入胰腺导管,引起胰脏发炎,严重时会出现坏死现象。

虽然各种哺乳动物都能感染异尖科寄生虫,但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的差异使人类、狗、猫等动物成为该寄生虫的主要适宜宿主。 而对于鼠类等小鼠来说,由于体内存在抗寄生虫的抗体,一般不易被该寄生虫感染。 三、弓状虫感染的临床表现 通常情况下,异尖科寄生虫初次侵入人体后,其幼虫会附着在手腕部的静脉上,随后进入人体血液并到达肠道,此时往往可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出现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以及食欲下降甚至丧失等胃肠功能紊乱表现。

如果幼虫在胃肠道内继续发育成较大的成虫,则可诱发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的发生。 对于犬猫等宠物来说,如果胃肠内的寄生虫大量增殖,则可刺激胃肠道分泌出更多的消化液,从而导致消化不良、逐渐消瘦、精神沉郁等不适症状的出现。 如果胃肠道内的虫体过多,还可能堵塞消化道,导致机体因消化吸收障碍而出现营养不良,乃至衰竭。 四、弓状虫的防治措施 在预防方面,重要的是防止犬猫等食用带有虫体或者虫体的虫源,包括不喂食未经煮熟的肉食,定期投放驱虫药以及在粪便做好无害化处理等,都是有效预防寄生虫的关键措施。

目前,用于治疗寄生虫的药物种类较多,而使用驱虫药物进行预防也是控制寄生虫的关键手段之一。对可能感染的动物应及时服药驱虫。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许多驱虫药主要是针对线虫类寄生虫引起的疾病,而对于绦虫、吸虫和异尖科寄生虫等所引起的疾病效果不佳,应特别注意。 如果发现小动物出现胃肠道蠕动的迹象,并且伴随有腹痛、腹泻等情况发生,应该立即投药治疗。 一般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勿自行用药治疗!

宗南海宗南海优质答主

我家是柯基,三个月的时候发现感染弓形虫,去医院查了一下,确定感染,但是当时没有什么症状,医生开的药吃了一盒多就停了,后来过了一个多月突然开始发烧,呕吐,腹泻,然后去另一家宠物医院看说是狗瘟和细小。(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第一次没查出狗瘟和细小) 治疗了半个月左右,因为我家狗狗一直不吃东西只喝酸奶和水,最后没有治疗下去的信心了,听朋友介绍买了一盒叫“猫狗灵”的药,喂了两三天后居然好了 现在已经快两个月了,一切正常!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